产业政策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文章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19-11-22  |  字体显示:【大】【中】【小】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一芯两带三区”布局和推进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我市产业、科教人才等优势,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实施万亿产业集群、千亿支柱产业、百亿重点企业“万千百工程”,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紧盯产业水平提档升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培育富有成效、绿色发展快速推进,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融合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市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000亿元。在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等多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全社会科技研发(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建设产业创新平台50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5%;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00家,重点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00家;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0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38吨标煤以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3%。

       二、重点产业

       (一)集成电路产业

       依托国家存储器基地,重点发展存储芯片、光通信芯片和卫星导航芯片,形成以芯片设计为引领、芯片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为配套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到2022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

       1.芯片设计。围绕信息存储、光通信、显示、卫星导航、物联网、汽车电子等优势领域,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应用、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加快核心芯片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

       2.芯片制造。实现12英寸三维数据型闪存(3D—NANDFLASH)、代码型闪存(NORFLASH)存储器量产,积极推动现有12英寸生产线改造升级、产能扩张、规模发展;兼顾8英寸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与其他特色半导体工艺生产线建设,提升先进生产制造工艺对集成电路设计的服务能力;实现三维集成特种工艺、先进存储器工艺技术突破;重点开发应用于数据通信、移动通信5G领域的25Gb/s速率以上的高速光电子芯片和器件,实现超过百万只的规模化应用。

       3.封装测试与材料业。加快引进和大力发展芯片封装、测试等生产线建设,着力发展闪存(FLASH)、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先进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的产业化;加快发展硅片、封装胶等集成电路配套材料,加强引线框架、合金键合线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发展区,重点建设长江存储项目、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武汉光谷集成电路产业园,筹建长江芯片研究院,支持弘芯半导体项目进入国家窗口指导。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

       (二)光电子信息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光电子信息、5G等研发和产业化优势,重点培育光通信、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5G、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基地。到2022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以上。

       (1)光通信。发展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特种光纤等,推动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设备、高速光接入设备、光交换设备等光通信设备及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发展新型光接入系统、移动前传/中传/回传系统等关键光系统,布局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全光通信网络。

       (2)新型显示。围绕低温多晶硅(LTPS)、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柔性显示等领域,提升新型显示产业能级,壮大产业规模,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高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筹建湖北新型显示产业研究院,解决新型显示共性问题。加快组建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

       (3)人工智能。重点发展虹膜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无人机试飞、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试点示范。有序发展深度学习、人机交互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4)智能终端。加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可穿戴装备等各类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可穿戴终端产品及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语音、智慧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智能终端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相关应用服务,着力完善终端产品产业链,强化整机企业和芯片、器件、软件企业协同发展。

       (5)5G通信。加快突破5G核心芯片、高频器件和虚拟化平台等关键技术,加速产业化进程。推广应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移动物联网(NB—IoT),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应用,构建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

       (6)量子通信。重点突破量子实用化核心技术,建立与传统通信相结合的广域量子通信网,开发量子通信在军民融合、政务、金融、电力、通信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内一流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新型显示基地、光纤光缆生产基地。

       2.地球空间信息。发挥地球空间信息科技和人才先发优势,深度参与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加快卫星遥感、通信与导航融合化应用,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到2022年,全市量子通信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以上。

       (1)地球空间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我市企业参与建设全省时空大数据中心、全省高精度“一张图”“智慧湖北”时空信息云平台、地理信息数据交易平台、湖北省公共位置服务平台等。

       (2)地球空间信息产品开发。以北斗卫星应用为重点,突破实时精准定位、面向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智能导航等共性技术,加快满足智能化需求的各类芯片和终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3)地球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完善上游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获取、中游数据处理加工与运营服务、下游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链条,形成完整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生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集群。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鼓励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集聚发展。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汽车产业

       把握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加快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向转型升级。支持传统汽车产业在扩大规模中转型,实现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自主配套。加快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加速探索5G技术、智能汽车、智慧交通融合发展新模式,抢占“下一代汽车”创新制高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万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到2022年,全市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4000亿元以上。

       1.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瓶颈技术,推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快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优化电动汽车管理系统和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技术,提升整车集成水平,完善电动汽车整车性能。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氢燃料发动机、制氢及氢储运等关键技术研发,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基地,建成基本完善的制氢加氢等配套设施,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批量应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

       2.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加强跨产业协同创新,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智能网联汽车及复杂环境感知、新型智能终端、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等共性技术研发。积极开发车载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加强自动驾驶系统研发、产业化及示范应用。掌握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及关键技术。突破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联网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集群,实现自动驾驶在示范区域应用。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培育智能网联汽车龙头企业。

       3.关键零部件。着力引进和消化吸收高端整车生产技术。推进动力总成、先进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模块化开发等关键技术,以及自动变速箱、主传动器、万向节、电动转向器制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应用。积极推进传感器(雷达、激光扫描仪等)、执行器(电磁阀、继电器等)和车载电子控制单位等汽车电子基础元器件自主配套。推动动力控制系统(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控)、底盘控制系统(主被动安全技术、电控转向和悬架等)、车身防盗和舒适控制系统以及车载信息、娱乐、消费系统研发应用。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江夏区为支撑,依托现有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布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江夏区人民政府)

       (四)大健康产业

       1.生物产业。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到2022年,全市生物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以上。

       (1)生物制药。加快单克隆抗体及重组蛋白靶向药物研发,重点发展针对自身免疫缺陷、心血管疾病的重组大分子药物,以及针对肿瘤、传染病治疗的新型疫苗。鼓励研制高效药物创新剂型,重点开展纳米制剂、缓控释制剂等新兴药物制剂的研究和相关药用辅料的开发。支持仿制药替代原研药能力建设。

       (2)高性能医疗器械。以智能化、网络化、便携化医疗器械和远程医学诊疗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研发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设备、数字化医学设备、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远程监测和诊疗设备等高性能医疗器械,推动全数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质子诊疗装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128及以上物理通道)等创新产品和国产化的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3T及以上)、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应用。

       (3)精准诊疗。推动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重点发展无创产前筛查、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癌症早筛、液体活检、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医疗服务,加快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个性化靶向用药产品等研发和应用。

       (4)脑科学。加快高精度光学成像、脑影像、脑电等技术突破,加强大脑工作机理、大脑神经回路等研究,培育脑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等应用医疗领域。推动脑科学与计算科学、信息科学、医学等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

       (5)生物农业。突破绿色优质高效生物种质创制,加快全球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推进传统生物育种技术与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转基因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领域生物育种。突破核糖核酸干扰精准控害、植物诱导免疫、动物疫苗与生物治疗制剂、抗体工程与分子诊断试剂等新技术,强化动植物免疫和农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推进微生物功能基因选择技术、生物合成基因技术、纳米载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绿色农药、生物兽药等产品。

       2.康养产业。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文化、健身、食品等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康养多元化服务供给,创建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到2022年,全市康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200亿元以上。

       (1)健康服务。构建科学健身、健康咨询、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科学健身门诊部,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融合创新,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加快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模式创新,发展个性化的智慧预防、康复、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开发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终端设备和个人可穿戴医疗设备,研制数字医疗系统和保健康复等产品。

       (2)医养融合。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积极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向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转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人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和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出台长期照护险政策。

       (3)文化体育旅游。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文化、体育、旅游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多元化、多层次大健康产品,提供传媒、演艺、体育赛事、健身、休闲旅游等多维度、多样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4)健康食品。加快品牌培育,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能力。重点发展有武汉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酒、饮料、精致茶、乳制品等产业,推动行业智能改造升级,建立以健康理念为主的产品供给体系,提高健康食品生产能力和美誉度。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江夏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

       (五)数字产业

       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打破数字流通壁垒,推进数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数字技术与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与融合创新。到2022年,数字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100亿元以上。

       1.数字基础设施。建立武汉超算中心等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提升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交易、信息管理分析能力,加快建立服务运维体系和标准化服务水平规范(SLA),确保各平台运行维护服务质量。

       2.数字共享。打破数字流通壁垒,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加速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和跨界融合,建立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

       3.数字应用示范。加快大数据基础技术、通用计算引擎、交互感知、智能数据分析应用等关键技术突破,研发信息技术设备、新型数据库等基础产品。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在数字创意、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4.网络安全。依托武汉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加快发展基于芯片安全的安全分析、测试、漏洞修复等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重点发展面向“云网端”环境下的智慧家庭、智能制造等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安全产品,面向数据中心和云设施,发展数据交互、移动支付等领域数据安全服务,推动开放融合环境下的云安全服务。大力发展面向工业软件、移动应用的加固加密技术和攻击防范服务。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建设武汉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武汉软件新城、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心等一批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基地,集中发展数字基础平台和数字共享、数字应用产业,打造特色数字经济体系。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六)航空航天产业

       依托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发展运载火箭、卫星的相关产品、服务和应用等产业,轻型航空器核心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22年,航空航天装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

       1.航空装备。大力发展固定翼、旋翼、柔翼等各类无人机及地面站和通讯指挥车。重点发展环控系统、燃油系统、防/除冰系统、液压系统等关键机电系统和机载系统。

       2.航天装备。以快舟运载火箭为基础,发展低成本、系列化固体运载火箭,探索研制绿色新型液体运载火箭,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形成面向国内外的市场化、商业化航天发射服务能力。重点发展卫星平台及载荷,突破小卫星、微纳卫星、卫星组网等核心技术,发展低轨通信卫星、低轨遥感卫星、导航增强卫星,建成我国商用卫星研发制造基地。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以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核心,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为两翼,辐射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发展。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新洲区人民政府)

       (七)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产业

       发挥激光、机床、海工等装备制造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重点布局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与激光加工装备、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产业中心。到2022年,全市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

       1.3D打印与激光加工装备。重点突破金属、非金属、医用增材制造材料研发和先进激光加工技术及核心器件关键技术,解决金属构件成型中高效、热应力控制及变形开裂预防、组织性能调控,非金属材料成型技术中温度场控制、变形控制、材料组份控制等工艺难题。研制与增材制造装备配套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及核心器件,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融化、光固化成型、溶融沉淀成型、激光选区烧结成型、仿生组织修复支架、医疗个性化等增材制造装备。推动万瓦级半导体激光、光纤激光器的产业化进程,发展智能、高速、高效、高精激光加工成套设备。

       2.机器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动力学及仿真、机器人构建有限元分析、激光加工技术、模块化程序设计、智能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工厂自动化以及精细物流等先进技术;攻克工业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共性技术,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实现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重点发展焊接、涂装、装配等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形成产业链完整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3.智能装备。重点发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的数控专用机床等,配套发展新型工业传感器、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推进3D打印设备向材料、服务等上下游延伸,形成以3D打印为核心的产业链。

       4.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加快湖北省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引导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深海养殖装备及配套设备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5.轨道交通装备。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提升轨道交通核心操作系统、零部件、嵌入式芯片等自主创新步伐,提升轨道交通车辆、机电设备等装备高端化、国产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发展3D打印与激光加工装备、智能机器人等产业。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青山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人民政府)

       (八)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

       坚持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分散利用相结合、高效生产和装备开发相结合,提高新能源保障程度和利用水平。推进石化、冶金、建材向精细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和无机非新材料转型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建成我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到2022年,新能源与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1.新能源利用。推动多种形式的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加速融合储能、微网应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推动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建设,推动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2.海洋核能。加快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核心配套企业提质升级,推进配套新装备和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海洋核动力平台产业化。

       3.先进电力装备和智能电网。加快新能源并网关键技术装备、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装备、柔性直流系统关键技术和控制保护设备研发应用,推动灵活交流输电、分布式能源并网、智能变电站集成、直流配电网等智能电网核心装备创新发展,提升智能电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4.电磁能。依托海军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航天科工集团等联合筹建电磁能国家实验室,推进电磁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电磁能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5.石墨烯。加快石墨烯在光电子、微电子、超级电容器、透明导电薄膜、导热材料、复合材料、超级催化剂、电线电缆以及环保产业等多领域研发,探索推进各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6.新型功能材料。围绕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等高技术领域,着力突破低成本高性能可降解、超高分子聚合等材料技术,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强化材料基础支撑作用。

       7.高性能复合材料。突破复合材料高效低成本成型、高效自动化成型、低温固化及新型固化成型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树脂基、陶瓷基和碳碳基等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快铝基、钛基和镁基等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研究,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制备成本,扩大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范围。

       在重点产业布局上,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产业基础,推动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发展。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区、蔡甸区为主承载区,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化工高分子等新材料产业。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青山区、蔡甸区人民政府)

       三、工作措施

       (一)制订产业政策和行动计划。市直相关部门要按照省相关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和本意见,认真梳理已经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补充制订尚未出台的专项产业政策,并制订年度行动计划,明确实施时间表、路线图,逐年逐项落实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大健康生物产业〉、市卫生健康委〈大健康康养产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集成电路、汽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产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数字产业〉,市科技局〈光电子信息产业〉)

       (二)搭建创新平台。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先进存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激光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筹建国家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家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研发平台;提升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在汉高校争创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促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四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园区和科创小微企业园,培育一批研发水平领先、知名度较强、拥有知名品牌、主营销售收入高的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小微企业上规模、成长型企业上市专项行动,培养一大批“专精特新”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梯队。(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江夏区、新洲区人民政府)

       (四)培育优势品牌。完善品牌培育、评价、扶持机制,大力实施“新三名”工程,围绕重点产业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着力培育一批新名品、新名企、新名人。加强品牌宣传,巩固提升一批优势品牌,复兴一批老字号品牌。(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五)集聚高端人才。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构建人才集聚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协同运行,继续培育引进一批高端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每个产业细分领域至少引进1名院士级顶尖技术人才、2名世界制造业500强企业高管。采取挂职锻炼、集中培训等形式,大力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参照《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有关规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奖励。(牵头单位:市招才局;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

       (六)谋划重大项目。聚焦重点产业,着力招商育商,积极储备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库,到2022年,重点产业储备项目投资总规模突破万亿元,年度可审批、可开工项目不低于储备项目数的30%。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项目融资、服务保障等方面与市级重点项目享受同等政策。(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

       (七)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江海直达”航线运行质量,优化中欧班列(武汉)国际运输功能,推进武汉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提升国际互联互通水平;加快骨干交通网建设,完善多式联运配套,持续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大力提升产业物流保障水平。着力完善城乡通信网络设施,加快建设北斗基站、5G规模组网、骨干光纤网、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及城域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设施,不断提升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公共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全覆盖。(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八)建设产业联盟。积极推进每个产业成立一个相关产业联盟,开展政策法律、人才、技术、应用、安全等领域的研究,推动技术产品的高水平发展及业务创新,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进和研发提供咨询,为企业新产品推广提供指导,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建立交流对接平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各区人民政府)

       (九)设立支持资金。支持设立重点产业专项基金,形成重点产业基金群。支持重点产业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以及“新三板”“四板”挂牌融资。积极争取国家倾斜支持,扩大我市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加快国企改革,着力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围绕重点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推动物流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鼓励发展专利保险,推动“银政企保”合作,加大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撬动和放大作用,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产业给予重点支持。(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十)建立推进机制。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名单附后),负责研究部署全市产业规划、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成果转化等重大问题。加快制定完善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列入市人民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定期组织评估,加强考核问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绩效考评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7日


       市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周先旺  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胡亚波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成员:彭浩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汉南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平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王炜  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

       陈红辉  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常务副部长

       黄志彤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严中兴  市委网信办主任

       许甫林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李记泽  市科技局局长

       党蓁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李国汉  市民政局局长

       项波  市财政局局长

       黄松如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盛洪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徐斌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谭本忠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韩民春  市商务局局长

       杨相卫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张红星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陈祖信  市国资委主任

       刘涛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王沈顺  市体育局局长

       孟武康  市统计局局长

       刘立新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

       张贵达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

       张忠军  江岸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湛  江汉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丹平  硚口区人民政府区长

       徐丽  汉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余松  武昌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栿堂  青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林文书  洪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彭涛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郝胜勇  蔡甸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利  江夏区人民政府区长

       何建文  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润长  新洲区人民政府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办公室主任由许甫林兼任。


上一篇:武汉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清单(2019年版)

下一篇:关于征求《武汉市知识产权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示

Copyright © 2018 WHS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市软行业件协会 鄂ICP备17002821号-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光谷软件园A8栋108室(武昌), 武汉市江岸区兰陵路2号(汉口)

联系电话:027-87181967   传真:027-82755797   技术支持:幸运坐标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