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召开,“十大行动”方案出炉
文章来源:武汉市软件行业协会  |  发布日期:2021-03-30  |  字体显示:【大】【中】【小】  

        3月29日,2021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召开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市政协主席杨智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等20余位院士、在汉高校(副)校长走过红地毯,接受武汉对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礼遇。

11.png

        会上,为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代表颁发证书,并举行5个湖北实验室以及院士引领十大高端产业部分项目签约仪式。

22.jpg

        会议发布《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一是“实施知识创新强基行动”,巩固强化在汉高校已有29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新兴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培育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2025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有较大幅度的进位。同时,发挥高校高端智库作用,紧扣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发挥战略引领、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等作用。

        二是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行动,从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支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三方面着手,在重要科技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光电科学、空天科技、集成电路、生物安全、生物育种等7个领域,组建光谷、珞珈等7个湖北实验室,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

        同时,整合优化28家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协同创新。在数字建造、智能数控、智能芯片、疾病防治等领域,推动筹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平台。

        三是实施武汉英才“拔节行动”,创新招才、引才、育才、用才体制机制,构建多层次人才发展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以大科学装置、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依托,谋划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院士和一流创新团队。建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信息库,加强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联系。

        发挥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作用,挖掘武汉校友和湖北籍在外重要人才资源。持续办好“华创会”等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和系列创新创业大赛,促进海外留学人才来汉就业创业。

        重点支持35岁以下具有研究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造就一批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技术精英及后备顶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鼓励企业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

        力争每年30万以上大学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支持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学院,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四是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行动”,全力推动武汉市科技企业增量提质。“科技企业倍增行动”将主要从强化科技企业招引、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力度、扶优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四个方面入手。围绕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武汉将支持各区结合重点发展产业,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科技企业。

        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指导和专业化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报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成长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通过强强联合、对外并购和重组整合等手段做大做强。同时将开展“瞪羚”企业认定、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由企业所在区给予资金奖励。

        五是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围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三维存储芯片、硅光芯片、新型显示材料、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重点领域,建立核心技术攻关新组织形式,通过揭榜挂帅、引才引智,培养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提升大科学装置、湖北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能力,推动全方位开放式创新,引进国内国际优质创新资源,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加快培育高能级企业主体。建立龙头企业牵头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鼓励企业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对牵头承担项目给予配套补贴。

        六是明确“成果转化加速行动”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致力打造全国技术转移枢纽。加快推进武汉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支持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多元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平台。

        推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汉转化服务中心、中国高校(华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加快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建设,推进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

       七是“实施高端产业领航行动”,谋划一批高端产业化项目,统筹推进原创性突破、应用性转化和规模化量产,带动全市高端产业做大做强。

       加快推进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建设,围绕智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等3大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打造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

        八是实施“科技金融赋能行动”,深化科技金融创新改革,推出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投融资模式。将支持科技型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以知识产权或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转化,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板”等创新板块。加大上市后备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对其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创业投资给予重点支持,鼓励科技型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

        九是实施“全域创新协同行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积极打造“长江中游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全域创新协同行动”将从打造东湖科学城创新极核、推进“三区”融合发展、实施各区特色创新、构建创新协作新格局四个方面展开。

        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支持创新飞地建设,健全跨区域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协作等机制,发挥武汉“一主引领”作用,推进全省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内联武汉城市圈,外接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中部经济城市圈,呼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区域,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

        十是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未来5年,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撑、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圈,使武汉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

        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性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创新资源共享,完善武汉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功能,将政府数据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开放。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制定创新产品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政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会上《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公布。此次公布的5个“卡脖子”项目分别涉及光通信、集成电路、光电子、生命科学、基因治疗等产业领域。项目总金额达到1.35亿元,每个项目揭榜单位配套经费与市科技研发资金比例将不低于2:1。

        此次公布的“高速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研究”项目将解决批量生产25Gb/s DFB芯片、56Gb/s EML芯片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问题,打破高端光芯片受制于人的瓶颈,做大做强武汉光通信产业。该项目榜单金额达到3000万元。

        “12英寸RF-SOI芯片关键制造工艺技术”项目是集成电路产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可开发满足射频前端需求的芯片,打造自主可控的射频芯片供应体系,将填补我国12英寸射频前端芯片空白,带动全市移动终端产业快速发展。该项目榜单金额3000万元。

        光纤激光器作为激光产业链中游,对下游激光加工装备和汽车、电子、机械、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具有数倍的带动作用。此次公布的“1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项目将攻克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有源特种光纤、半导体激光芯片和泵浦源、核心器件等关键技术,填补国内1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空白,突破制约武汉市激光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项目榜单金额同样为3000万元。

        “抗体与分子酶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榜单项目金额1500万元,该项目主要包括突破重组兔单抗、纳米抗体、分子酶突变重组等关键研制技术,针对关键靶标研发2000种以上的诊断与治疗性抗体类产品,完成100种分子酶产品开发,逐步替代进口,将进一步稳固并壮大我市在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的优势地位。

        基因治疗,已成为攻克肿瘤、遗传病等重大难治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力武器,推动基因治疗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对我市打造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万亿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治疗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发”榜单内容包括开发针对肿瘤、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在体细胞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研制基因治疗及伴随诊断的技术与产品,探索基因治疗安全性及风险性解决方案。榜单金额为3000万元。

上一篇:洪山区2021年“5G+工业互联网” 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开启报名

下一篇:2021年武汉大学生文娱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啦!

Copyright © 2018 WHS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市软行业件协会 鄂ICP备17002821号-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光谷软件园A8栋108室(武昌), 武汉市江岸区兰陵路2号(汉口)

联系电话:027-87181967   传真:027-82755797   技术支持:幸运坐标

关注官方微信